市场活动

网络研讨会 | cell封面作者揭示植物-菌根微生物互作共生网络研究

背景介绍 


近几年,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课题组在植物根瘤共生和菌根共生领域取得三项可以写入教科书级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近两年,已经连续发表了Cell、Nature、MP和PNAS等高水平文章。此外,王二涛研究员也是第二届“科学探索奖”的获得者,肯定他在植物-微生物共生营养交换和菌根共生信号受体发现方面的贡献。


2021年10月12日,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王二涛研究团队在Cell上发表题为“A phosphate starvation response-centered network regulates mycorrhizal symbiosis(磷信号中枢网络调控菌根共生)”的封面论文。首次绘制了水稻-丛枝菌根共生的转录调控网络,发现植物直接磷营养吸收途径(根途径)和共生磷营养吸收途径(共生途径)均是受到植物的磷信号网络统一调控,回答了菌根共生领域“自我调节”这一困扰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


欧易生物CEO 肖云平先生也参与了此项研究。文中水稻转录因子文库筛选服务由欧易生物提供。



 讲座详情 


本次我们有幸邀请到王二涛研究员,为大家带来题为“植物-微生物共生与营养吸收”分享。欢迎长按/扫描二维码报名!



 报告人简介 



王二涛,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2019年入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003年于河南大学获学士学位:2008年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博士学位:2008-2012年在英国John Innes Centre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创新中心/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主要从事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固氮,植物-丛枝菌根真菌共生方面的研究。建立以脂肪酸为核心的丛枝菌根共生营养交换与调控的理论框架;发现菌根因子受体,阐明植物识别共生微生物的分子基础;揭示豆科植物根瘤“奠基细胞”形成的分子机制等。


研究成果以通讯作者发表在Cell,Science,Nature,Molecular Plant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是国际植物-微生物共生研究领域的前沿探索者。任Science Bulletin,New Phytologist等学术期刊编委。获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8年“中国青年科技奖”,2019年“CSPB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和2020“科学探索奖”等。


 延展阅读 


1. 2021年10月12日,分子植物卓越中心王二涛研究团队在Cell上发表题为“A phosphate starvation response-centered network regulates mycorrhizal symbiosis(磷信号中枢网络调控菌根共生)”的封面论文。首次绘制了水稻-丛枝菌根共生的转录调控网络,发现植物直接磷营养吸收途径(根途径)和共生磷营养吸收途径(共生途径)均是受到植物的磷信号网络统一调控,回答了菌根共生领域“自我调节”这一困扰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



2. 2021年4月15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PNA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组题为“Discriminating symbiosis and immunity signals by receptor competition in rice”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植物识别并区分共生真菌与病原真菌信号分子的机制,为全面理解植物与菌根真菌共生过程中的免疫抑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3. 2020年12月09日,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组及合作团队完成的题为“Mycorrhizal Symbiosis Modulates the Rhizosphere Microbiota to Promote Rhizobia Legume Symbio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定量微生物组、微生物共发生网络及微生物群回接实验等揭示了丛枝菌根共生与根瘤共生系统在植物根际层面的互作机制。


4. 2020年12月10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团队在Nature上发表论文“An SHR-SCR module specifies legume cortical cell fate to enable nodulation”,研究揭示豆科植物皮层细胞获得SHR-SCR干细胞分子模块,使其有别于非豆科植物。这可能是豆科植物共生结瘤固氮的前提事件,回答了“为什么豆科植物能结瘤固氮”这一百年难题。该研究成果注定是要被写进教科书里的内容。



5. 2017年6月8日,中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二涛研究员课题组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的题为“Plants transfer lipids to sustain colonization by mutualistic mycorrhizal and parasitic fungi”的论文,首次揭示了在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的共生过程中,脂肪酸是植物传递给菌根真菌的主要碳源形式,并发现脂肪酸作为碳源营养在植物-白粉病互作中起重要作用,推翻了百年来教科书中的“糖”理论。





END

市场部   撰文

本文系欧易生物原创

转载请注明文本转自欧易生物


上一页:年末大福利 | 极致周期助力科研新速度下一页:校园招聘 | 还在为找不到好工作emo?欧易生物带着offer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