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活动

一作直播 | 如何用多组学联合技术发文,这篇10+文章思路值得学习

单一组学分析方法可以提供不同生命进程或者疾病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的生物学过程的信息,但这些分析往往有局限性。多组学方法整合几个组学水平的信息,为生物机制提供了更多证据,从深层次挖掘候选关键因子;通过将基因、mRNA、调控因子、蛋白、代谢等不同层面之间信息进行整合,构建基因调控网络,深层次理解各个分子之间的调控及因果关系,从而更深入的认识生物进程和疾病过程中复杂性状的分子机理和遗传基础。

 

伴随组学技术的发展,一篇优质的高分文章,离不开明确地研究目的、精巧周密地实验设计和多种组学有机结合。

 

今天分享的这篇项目案例,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肠道菌群与自闭症行为的关系,通过多组学实验方案,将小鼠的行为学、组织电生理学、肠透性等表型结果,与蛋白质/转录组等检测结果相互印证。

 

作者利用16S微生物多样性测序和非靶向/靶向代谢组学检测,通过多组学分析发现了关键的作用通路和作用分子。最终提出了肠道菌群影响小鼠脑功能缺陷的新机制,揭示了肠脑微生物群轴对ASD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巨大潜力。

 

一起来看看吧!

 



 

中文标题:EphB6基因缺陷小鼠的肠道菌群通过介导维生素B6动态平衡调节孤独症样行为

材料: 小鼠粪便、脑组织

期刊:Microbiome 

IF:14.650

多组学技术支持:16S rRNA基因测序+LC-MS非靶标代谢组(欧易生物、鹿明生物共同/联合提供技术支持)

研究背景

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对孤独症的核心症状的有效治疗很有限。ASD患者临床研究证据表明,肠道菌群与ASD发展之间存在联系,但肠道菌群与ASD的脑功能障碍(肠脑轴)联系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在肠道稳态起着重要作用的EphB6基因(位于7q号染色体,属于受体酪氨酸激酶Eph家族),因基因突变和在ASD患者中表达下调,被认为是ASD的候选基因。但尚不清楚EphB6在调节肠道菌群和ASD发生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中作者发现EphB6在功能上与ASD相关,并通过肠道菌群介导的维生素B6和多巴胺,调节患者自闭症样行为。作者建立了EphB6基因缺陷小鼠肠道菌群失调与中央前额叶皮层(mPFC)(关键的肠脑功能轴)的兴奋/抑制失衡之间的功能联系。

研究思路

 


研究结果

本研究揭示了肠道菌群在EphB6基因缺陷小鼠的自闭症样行为中的关键作用。从机理上讲,肠道微生物群介导的维生素B6缺乏通过降低EphB6基因缺陷小鼠中央前额叶皮层中的多巴胺水平和诱导E/I失衡来调节自闭症样的社会行为。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小鼠模型,证明了肠道菌群在遗传因子诱导的自闭症中的重要作用,并为肠道-大脑-菌群轴提供了新的见解,这些发现为理解和治疗ASD提供了新策略。

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两组技术在文章中的应用,我们特邀文章一作和大家面对面分享思路与经验,欢迎扫码添加客服,获取直播链接。

 


 

欧易生物提供的多组学服务:

转录组与蛋白组联合分析
转录组与代谢组联合分析
蛋白组与代谢组联合分析
代谢组与微生物组联合分析
转录组、蛋白组、代谢组联合分析

 

更多多组学服务
欢迎咨询当地销售工程师


本文系欧易生物原创

 

上一页:欧易生物—玩偶免费可领取“欧”~小O超人自带BGM闪亮登场下一页:免费 | 2022新版单细胞项目文献集锦,集结科研“黑马”思路,限时礼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