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文章

12月项目文章集锦 | 累计IF 926.1 , 平均 IF7.1




2024年12月-客户文章合集



多年来,欧易生物深耕于生命科学科研服务行业,致力于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和研发人员提供靠谱的创新多组学技术服务。欧易生物在单细胞与空间多组学、传统转录组学、基因组学、蛋白代谢组学及微生物组学等方向积累了深厚经验,打造了成熟的多组学一站式服务平台。迄今为止,我们已助力客户在高端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大量文章。


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12月欧易生物助力130篇客户文章发表在各领域知名期刊上,累计IF高达926.1分,平均IF达到7.1分。其中包Molecular Cancer,ADVANCED MATERIALS,Cancer Communications等在内的影响因子10分以上文章34篇。此次收录的文章涵盖多个研究方向,如涉及单细胞时空组学方向6篇、转录调控方向60篇、基因组方向5篇、表观方向2篇、微生物方向19篇、蛋白组&代谢组18篇、云平台14篇、多组学联合6篇。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最新的科研成果!


01

文章精选

Molecular Cancer |基于多种翻译后修饰的谱系功能相关的调控模式及其在人肝细胞癌中的治疗机遇


影响因子27.7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涉及的欧易生物服务产转录组测序

研究内容翻译后修饰(PTMs)在肝细胞癌(HCC)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PTM修饰位点在HCC的蛋白二级结构和调控模式中的位置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确定。通过4D无标记蛋白质组学分析结合基于翻译后修饰(PTM)的肽段富集技术,系统分析了来自18例肝细胞癌(HC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配对的邻近正常组织中的全蛋白组以及九种翻译后修饰(磷酸化、乙酰化、巴豆酰化、泛素化、乳酸化、N-糖基化、琥珀酰化、丙二酰化和β-羟基丁酰化)。研究者们检测到具有磷酸化位点的内在无序蛋白区域(IDRs)位置的稳健偏好,以及其他位于折叠区域的位点偏差。综合分析显示,磷酸化和多个酰化修饰位点在含有RRM1结构域的蛋白质中富集,RNA剪接是该蛋白质子集的关键特征,通过剪接因子NCL在多个残基上的磷酸化和酰化表明。研究者们认为NCL-S67、K398和K646协同调控RNA加工。总之,这种蛋白质组分析代表了一个全面的研究,详细描述了基于多个HCC的PTMs的调控模式。


02

文章精选

ADVANCED MATERIALS | 功能化纳米酶微胶囊通过线粒体稳态重构预防耳聋


影响因子27.4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涉及的欧易生物服务产转录组测序、代谢组

研究内容线粒体功能障碍是顺铂诱导听力损失的主要机制,但通过调节氧化还原平衡和重新编程能量代谢以重塑线粒体稳态,可能缓解这种损伤。在本研究中,研究者们采用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 NAC)衍生的碳化聚合物点(NAC CPDs),将其嵌入锰卟啉掺杂的金属有机框架中,并用聚多巴胺(PDA)涂层和甲基丙烯酰基明胶(GelMA)水凝胶包裹,制备功能化纳米酶微胶囊。由于其可注射性和良好的粘附性能,这些微胶囊在中耳中具有延长滞留时间的优势,并能够在内耳中实现持续释放。锰卟啉与聚合物点之间的协同作用赋予了纳米酶优异的抗氧化性能。该研究所研发的纳米酶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重新编程能量供应机制,并抑制线粒体中BAX的寡聚化,从而防止线粒体DNA和细胞色素c的泄漏。通过体内实验证实了其治疗效果及相关机制。因此,本研究通过纳米酶微胶囊对线粒体稳态的重塑,为听力损失的治疗开辟了新的篇章。


03

文章精选

Cancer Communications | 肝脏转移微环境中通过EPHB1-EFNB1轴的肿瘤-血小板相互作用促进胰腺导管腺癌转移性肿瘤的扩展


影响因子20.1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涉及的欧易生物服务产转录组测序

研究内容转移微环境与肿瘤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转移性肿瘤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血小板通过肿瘤细胞-血小板相互作用在血源性癌症转移中发挥关键作用。胰腺导管腺癌(PDAC)是一种致命性极高的恶性肿瘤,有强烈的转移到肝脏的倾向。然而,血小板在PDAC肝转移微环境中的作用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阐明血小板及其与肿瘤细胞在PDAC肝转移微环境中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建立了一个mCherry微环境标记系统,用于识别PDAC肝转移微环境中的细胞。通过在肝转移小鼠模型中去除血小板,观察血小板在PDAC肝转移中的功能。利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B1(Ephb1)功能获得和功能丧失的小鼠、肿瘤细胞-血小板粘附、重组蛋白和色氨酸羟化酶1(Tph1)基因敲除小鼠,研究血小板与肿瘤细胞在肝转移微环境中的相互作用。


04

文章精选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 一种增强干性眼药水通过持续释放Versican蛋白并提供润滑基底,刺激角膜再生


影响因子18.5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涉及的欧易生物服务产转录组测序
研究内容干细胞对于组织再生至关重要,其功能失调可能导致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角膜缘上皮干细胞(LESCs)作为角膜上皮的唯一来源,维持着角膜的透明性。LESCs的功能障碍或缺乏会导致角膜混浊、新生血管生成或角膜失明,称为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LSCD)。目前LSCD的治疗主要依赖于干细胞移植,但面临着细胞来源有限和免疫排斥等挑战,使得治疗变得困难且效果常常不理想。本研究介绍了一种无细胞、增强干性眼药水(SEED@),旨在刺激自体LESCs的再生。SEED@是一种热敏性的Pluronic F-127水凝胶,负载有versican,可以通过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促进LESCs的增殖、趋化和迁移,同时维持其干性。体内实验表明,仅Pluronic F-127就能润滑角膜,并促进小鼠角膜碱烧伤模型中角膜上皮的修复。此外,SEED@在眼表面形成薄且透明的膜,能够持续释放Versican长达24小时。特别是,在兔子LSCD模型中,SEED@每天两次应用显著加速了角膜再生,到第14天约有95%的角膜上皮修复完成。总的来说,SEED@在治疗LSCD方面显示了巨大的潜力,并为眼科疾病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药物递送平台。

05

文章精选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 一种骨靶向硫化氢递送系统,通过巨噬细胞重编程和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耦合作用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


影响因子18.5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深圳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东南大学中大医院
涉及的欧易生物服务产转录组测序、代谢组
研究内容由于不良反应和对骨折愈合效果有限,目前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系统治疗中表现出令人不满意的疗效,因此,减少复发的系统治疗需求日益增加。在此,研究者们设计了一种基于沸石咪唑类框架-8(ZIF)的骨靶向硫化氢(H2S)递送系统(ZIF-H2S-SDSSD),旨在同时促进骨折愈合并缓解骨质疏松。ZIF-H2S-SDSSD纳米颗粒表面接枝了骨靶向肽SDSSD,可在骨组织中释放H2S,而不影响血清中的H2S水平,从而减轻系统性H2S递送的潜在风险。在细胞摄取后,溶酶体中的酸性环境促使H2S从包裹的硫化锌中释放,同时ZIF降解。释放的Zn2+和H2S的协同作用通过抑制琥珀酸积累和线粒体反应性氧种(mtROS)产生,促进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并进一步调节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耦合。总体而言,这一策略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巨大潜力,并拓宽了纳米医学治疗骨科疾病的应用。

06

文章精选

ACS Nano | 仿生“Trojan Horse”纤维调节先天免疫级联反应以促进神经再生


影响因子15.8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涉及的欧易生物服务产转录组测序、代谢组

研究内容中性粒细胞膜囊泡(NMVs)已被成功应用于通过充当炎症因子诱饵来控制脊髓损伤(SCI)后的炎症级联反应,从而提前调控整体炎症的调节窗口。然而,NMVs如何调节巨噬细胞表型转变及其结果的机制很少被报道。本研究展示了NMVs被巨噬细胞内吞后的“吞噬效应”,通过促进谷氨酰胺代谢补充三羧酸循环中间代谢物α-KG(α-酮戊二酸),进而促进氧化磷酸化并抑制NF-κB信号通路,重新编程炎症性巨噬细胞为促再生表型。基于这些发现,研究者们构建了一种“Trojan Horse”复合纤维支架,该支架由带有羧基的聚L-乳酸壳包裹NMVs,核心部分装载有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炎症微环境的时空调节率为39.23%,可持续促进神经再生率为85.67%。体内实验进一步验证了NMV包覆纤维支架在调控早期先天免疫炎症和持续促进神经再生方面的作用。本研究不仅进一步揭示了中性粒细胞膜和巨噬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还为协调炎症重编程和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提供了新的策略。


07

文章精选

ACS Nano | 通过反应诱导自组装的动态共价前药纳米网络用于牙周炎治疗


影响因子15.8
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温州研究所
涉及的欧易生物服务产蛋白组、代谢组
研究内容牙周炎的特征是生物膜失调、牙龈炎症和骨吸收,因此迫切需要综合的药物联合治疗方法。本研究介绍了利用多胺(polyamines)、2-甲酰苯硼酸(2-formylphenylboronic acid)、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和阿仑膦酸钠(alendronate)合成的动态共价纳米前药网络(dcNNWs)。亚胺硼酸酯键的形成驱动了dcNNWs的创建,使其能够在牙周炎微环境中进行控制释放。包含儿茶酚和双膦酸盐使dcNNWs具有卓越的生物粘附性,增强了其预防致病细菌生物膜形成和清除成熟生物膜的疗效。此外,dcNNWs有效吸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并清除过量的反应性氧物种,调节局部免疫反应并展现抗炎效果。进一步地,从dcNNWs释放的多酚和阿仑膦酸钠显著缓解了炎症并增强了骨生成。通过大鼠牙周炎模型验证了dcNNWs在生物膜清除、抗炎和骨重塑方面的详细协同效应,并对健康组织的影响最小。凭借简便的合成过程、在牙周炎治疗中的卓越协同效应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dcNNWs为牙周炎的有效管理提供了一个有前景的转化解决方案。

08

文章精选

Nature Communications | GPR156在维持听力功能中的激活机制


影响因子14.7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南生命卫生高级研究院、南通大学、北京理工学院、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东南大学深圳研究所
涉及的欧易生物服务产质谱检测
研究内容GPR156是一种缺乏大外部区域的C类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GPCR),通过Gi2/3在听力功能中起着关键作用。该研究首先证明了具有高内源性活性的GPR156在维持听力功能中的重要性,并进一步揭示了GPR156持续作用的结构基础。研究者们展示了人类apo GPR156和GPR156–Gi3复合物的冷冻电镜(cryo-EM)结构,揭示了由外部环2(ECL2)和N末端形成的小型外部区域。在apo状态和Gi3蛋白偶联状态下,GPR156二聚体都采用了跨膜(TM)5/6-TM5/6界面,表明GPR156在apo状态下具有高内源性活性。此外,GPR156中G结合亚基的C末端在促进G蛋白结合的同时,还防止了G自由亚基与额外G蛋白结合。这些结果共同解释了GPR156内源性活性如何通过二聚化得以维持,并为GPR156在维持听力功能中的持续作用提供了机制性见解。


09

文章精选

Nature Communications | SCM-198通过选择性靶向AdipoR2-CaM-CaMKII-NOS3轴以快速作用治疗急性肝衰竭晚期


影响因子14.7
作者单位上海市同济医院
涉及的欧易生物服务产转录组测序

研究内容急性肝衰竭(ALF)是一种肝脏急症,表现为肝脏快速破坏、多脏器衰竭和高死亡率。尽管经过数十年的研究,但对于已建立的ALF,现有的治疗方案仍然十分有限。本研究发现,生物活性小分子化合物SCM-198能够在ALF建立后24小时内将雄性ALF小鼠的生存率提高到100%。研究发现脂联素受体2(AdipoR2)是SCM-198的选择性靶点,其中AdipoR2的R335残基对SCM-198-AdipoR2的结合和信号传导至关重要,而AdipoR2的Y274残基则充当钙离子(Ca²⁺)流入的分子开关。SCM-198与AdipoR2结合引发Ca²⁺流入,并提高了CaMKII和NOS3的磷酸化水平,这一过程通过AdipoR2-CaM-CaMKII-NOS3复合物迅速诱导一氧化氮(NO)的生成,从而为小鼠ALF提供肝脏保护。SCM-198还能够保护人类胚胎干细胞(ESC)来源的肝脏类器官免受APAP/TAA损伤。因此,SCM-198通过选择性靶向AdipoR2-CaM-CaMKII-NOS3轴,提供了一种针对晚期ALF的快速作用治疗策略。


10

文章精选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 纳米工程化载体通过靶向体内Foxo3基因编辑调节软骨细胞的线粒体自噬,以缓解骨关节炎


影响因子14.7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涉及的欧易生物服务产转录组测序

研究内容软骨细胞的线粒体功能障碍是骨关节炎(OA)中的关键致病因素,但在体内直接调节线粒体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本研究首次验证了OA患者软骨中线粒体功能障碍与FOXO3基因下调之间的相关性,突出了通过调节FoxO3基因来调控线粒体自噬,从而缓解OA的潜力。因此,研究者开发了一种靶向软骨细胞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工具(FoxO3),并将其整合到纳米工程化的“载体”中(NETT, FoxO3--NETT)。随后,这一工具被包裹在可注射的水凝胶微球(FoxO3-NETT@SMs)中,以利用海藻酸钠的抗氧化特性和混合外泌体的增强润滑效果。总体而言,这些FoxO3-NETT@SMs成功激活线粒体自噬,并通过FoxO3基因调控的PINK1/Parkin通路重新平衡OA软骨细胞的线粒体功能。因此,FoxO3-NETT@SMs在体外刺激了软骨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细胞外基质(ECM)产生,并有效缓解了体内OA的进展,展示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巨大潜力。


OEBIOTECH




上一页:Hortic. Res. | 上海交通大学发现C型凝集素受体激酶调控黄瓜表皮毛及角质层发育的分子机制下一页:蛋白组质控体系突破NC(IF:14.7)| 西湖大学郭天南团队联合多家单位提出蛋白组质控新体系